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熊孩子”父母自救指南:做对3件小事,比吼一万句管用

2023-08-12 22:29:50    来源:腾讯网

7月30日,湖南周口某电影院遭遇了闹心的事。

有网友发视频爆料称,在电影院看电影时,一小孩在荧幕前来回奔跑玩耍,家长一直在孩子身后跟着转。

该网友说“两个小时的电影,这个孩子闹了两个小时,奶奶妈妈轮换陪着电影院里转了两个小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看到这,我理解了网上的一个词“厌童症”,就是对儿童十分厌恶和排斥。

但所谓“厌童”,厌的不是真正的“童”,而恰恰是对“熊孩子”的吵闹心安理得、用道德来绑架批评者的“熊家长”。

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懂吗?孩子是天性好动没错,但在公共场合,严重影响到了别人,说明在成长过程中,根本没人教会他规矩,甚至是纵容他不守规矩“孩子还小,让一让他怎么了”“你跟小孩子一般见识干什么”。

惯子如杀子。当你以为把孩子从小的错误中撇出来是在保护他,实际上,早就为他以后的巨大错误,画下注脚。

熊孩子是真的无知?

还是家长的纵容过了?

美国作家珍妮·艾里姆说过: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同样的,我们真正反对的不是熊孩子,而是熊孩子背后不明事理的父母。

广东省博物馆曾收到一封投诉信,信上理直气壮地控诉工作人员管得多。不让吃东西、又不让孩子跑、不让孩子解放天性,说顾客是上帝,孩子难道不是上帝吗?

河南汝州,一个孩子随地大小便,而在离他几步远的地方,就有个公厕。66岁的环卫工上前劝阻,反被孩子父母辱骂殴打。孩子的爸爸猛击环卫工的头部,妈妈则不停地朝环卫工吐口水。

云南野生动物园,一女子薅住一只蓝孔雀,同行的男人扯住孔雀的尾羽,拔下十来根漂亮的羽毛。受到惊吓的孔雀连连惨叫。孩子也不例外,对着受惊的孔雀进行踩踏。

在这些家庭教育,在这些父母的熏陶下成长的孩子,还指望他们能多有礼貌,多注意公德?

熊孩子背后,都站着熊家长。

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熙熙攘攘的餐厅,那些跑来跑去,大呼小叫的孩子,父母都像隐形一样。可一旦孩子出了什么意外,他们才会第一时间跳出来。

安静的电影院,背后的孩子不停地踢你的椅子,你回头多次提醒家长,对方还怪你和孩子一般见识。

你收藏了很久的玩偶,喜欢的化妆品,被亲戚朋友的孩子用力地撕扯、涂抹,对方家长却一脸笑意地看着孩子,不加制止。

你和他们讲道理,他们永远只会用“他还是个孩子”来搪塞你。仿佛“孩子”这个词就成了一切错误的挡箭牌。

他们无疑是爱孩子的。可父母的爱,有时对孩子是天堂,有时却是裹着蜜糖的砒霜。

教育“熊孩子”,这3点至关重要

1

正面管教

如今,很多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全家人时时刻刻围绕着孩子转。

这样密不透风的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居高临下的错觉。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被惯“坏”了。

家长的态度,反映着孩子的教养:

父母一个劲儿袒护孩子,只会让孩子黑白不分,在调皮捣蛋的路上越走越远;一味迁就孩子,终会害了孩子;只有及时管教,孩子才会成器。

父母的“狠心”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良药,虽然苦口,却能让病痊愈。

2

正确引导

热播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之《白昼流星》里,刘昊然和陈飞宇饰演的两兄弟,却幸运地在悬崖边被拉了回来。

他们离家出走,偷东西,坐牢房,依然不知悔改,让年迈的大伯头痛不已,无计可施的他只好找李叔帮忙。

李叔把两个“熊孩子”带回家,看到他们衣衫褴褛,饥肠辘辘,先是给他们吃的,换洗衣物,让他们感受到家人般的关怀。但是他俩却上演了“东郭先生和狼”——吃饱穿暖之后偷了李叔家的钱意欲潜逃。

当警察赶来把他们拿下,准备秉公办理的时候,李叔却站出来说:“这钱是我给他们的,不是他们偷的。”

兄弟俩虽然恩将仇报,李叔却教会他们以德报怨,他们冰冷的心开始解冻。浪子回头难得,更难得的是,他们遇到了李叔这个拼尽全力召唤浪子回头的人。

孩子小时候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父母一定要及时管教。如果错过成长期,将来想管也管不了了,发现小错误时父母及时制止,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避免养成真正的“熊孩子”。

3

切忌“情绪化管教”

我们并不是不知道“情绪化育儿”带给孩子的伤害,只是做了父母之后,通常都会发现,用情绪管孩子有时真的是一个“法宝”。

遗憾的是,孩子的情绪理解能力,往往容易在情绪化管教中被“消极”训练。

孩子调皮犯错,难道不该生气吗?孩子不该是看到我们生气就立马停止错误的行为吗?

是,这些都没错,养育倦怠当然也是真实存在的,没有谁可以做完美的父母。

但正如《别让情绪毁了你的努力》中所说的:

“如果一个家庭败在了情绪宣泄上,那无论在其他地方赢得多胜利,在孩子内心世界建设这一件事上,都是极大的失败。”

所以,也许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小小的事,避免这样的“失败”:

进门前晃晃头,试着用一个小小的“仪式”甩掉工作中的感受,换个身份回家面对孩子和家人;

承认自己对孩子的一些事并没有能力,甚至也没有兴趣,而不是用情绪遮掩自己的真实意图;

暂时离开和孩子共处的环境,缓释“融合焦虑”;

如果出现了情绪化状态,还需要向孩子有所说明。

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做好孩子的领路人。

关键词:

相关阅读